学习《论语》和孔子对当下的我们有何意义?

人气:121更新:2021-10-15 22:27:59

《论语》在如今国学热的大潮中重新被提了出来,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记录着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对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但对于非史学、文学专业的我们而言,学习《论语》、《道德经》、《易经》等国学经典有何现实意义?我的答案是安心。

中国人大多没有宗教信仰,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中国的佛学,都更像是哲学理论而非西方的世俗宗教,而哲学就是要解决人精神世界遇到的种种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务虚,学习哲学不一定能让你吃饱饭、吃好饭,但可以让你无论吃什么饭,都能心安,达到精神世界的富裕,可以让你在这个奔涌的大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至于患得患失、郁郁寡欢,甚至成为抑郁症患者。

在物质社会高度繁荣的今天,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人心也是不安的,CEO们担心被董事会换掉,领导担心被篡权,员工担心自己被优化,父母担心小孩上不了好的学校,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活着,所有人每天也都在抱怨着周围的人和事,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

《论语》告诉我们,这样活着是在舍本逐末,孔子认为人活着就是要走人生正道,孔子教弟子也是教他们走自己的人生正路,每个人的路肯定不一样,但指导思想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仁。

孔子就曾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字读完论语我们知道了就是仁,那么什么是仁?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很多次,面对不同弟子询问孔子如何行仁,孔子从不给标准答案,而是因材施教,所以这个问题我也没有能力回答。但不懂仁并不妨碍我们学习《论语》和孔子,孔子的很多弟子也是到了晚年才懂何为仁。

对仁的体会更多时候只能自己感受,说出来可能就言不达意了,仁现在也是中国精神思想的内核之一,不仁不义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批判,想要懂仁,可能我们还要花更大的功夫。

而孔子讲的仁绝对不是靠闷在屋内读书能读出来的,而是要靠实践,《论语》也不是孔子与弟子们的坐而论道,而是言行举止的记录,所以更真实,更容易让我们理解什么是仁。君子是儒家中的道德典范,仅次于圣人、贤人,毫无疑问君子是要行仁的,我们就通过《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讨论,理解一下何为仁。

《论语》雍也篇记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提醒一个人既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也要在意外在的修饰,只有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言行举止表现协调配合,才能称得上是君子。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孔子绝对不是只在意修炼内心或者只注意外在的礼仪,而是要二者兼得,现在的文质彬彬更多变成了形容一个人外在的容貌穿着和言行举止,实在是可惜了,文和质分别指一个人的外在言行举止表现和内心世界,这才是儒家强调的的,即是仁和礼对一个人的要求。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很明显是是孔子和弟子们讨论与君子谈话的艺术,自然也是在说君子不会犯这些错误,即没有轮到他发言而发言、该说话时却不说话和不看别人脸色而贸然说话,放在现在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其实《论语》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讨论还有很多,儒家认为人活着只要两条路可以选,那就是朝着做君子或者做小人的方向努力,而这二者的最大区别无疑是是否行仁,至于为什么行仁要做君子,自然是人性向善,要不然人为什么做了坏事都会有罪恶感、羞耻心,做了好事即便没任何人知道自己也会高兴开心?

儒家经常提到的小人不是指坏人,而是指空有年龄,心智不成熟像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动物本能,缺乏人性和志向的普通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对君子和小人很清晰的表述。

当然综上都是一家之言,研究《论语》的学者有很多,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可能连砖都算不上,只是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论语》的兴趣。就像今年的大片《长津湖》拍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只要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抗美援朝就是一件善事。

《论语》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书,孔子和弟子们在当时的诸多讨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很多指导意义,过去了两千多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确发展很快,但人性依旧。

本文内容来源于企鹅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