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拍点这样的片吧……

人气:632更新:2021-10-15 07:47:51

国庆假期,除了看《长津湖》等大片,大家还看了啥?

没出去玩的,我估计也就在家里看剧和综艺吧。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不错的综艺。

2013年,我国用“精准扶贫”打破了国内的贫困死结。只用8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面脱贫的壮举。世界银行有数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

这项亮眼的数据,让扶贫题材成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新闻素材、影视题材。

比如,创下今年国产剧豆瓣最高分的《山海情》,便是此类题材中的佼佼者。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TVB竟然也迎难而上,对扶贫题材出手了。

而且一出手,就拿下了亮眼的成绩——豆瓣9.6。

TVB拍摄的《无穷之路》是一部长达12集的扶贫纪录片。

片名“无穷之路”,具有一语双关之意:一指扶贫道阻且长,是一场持久战;二指贫穷终有尽头,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许。

摄制组通过实地考察,历时三个月,走访了海南、四川、贵州、广西、宁夏、云南六省,从南部的热带雨林走到四川的凉山、云贵的峡谷,从西北戈壁走到川藏高原......真实记录了我国的脱贫奇迹。

看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和我们以往看到的脱贫纪录片比起来,《无穷之路》显示出了很大的不同。

以往,主流媒体拍摄此类主题,往往情绪激昂,重成果不重过程,对贫困没有表现出令人共情的感知力。以至于看完之后,我们不知道那些贫困区究竟贫在哪儿,为什么贫,又是如何脱贫的。

可《无穷之路》却以最接地气、最有人情味的方式,带出了无数的感动,没有戏剧性的煽情,没有生硬的官方套词,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视角……

对此,主持人陈贝儿功不可没。

为了做好这档节目,她提前半年恶补普通话,力求交流无碍。

采访过程中,她随和真诚,身体力行地体验了各种高难度的体力活动,比如爬天梯、遛钢索,虽然途中多次因高反住院,但她最终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

镜头前的她,有着极强的共情能力,不怯于表达情绪,不吝啬给予赞美,感动了就落泪,钦佩了就握手。

她不是被动地去讲述一件事,而是热忱地参与其中,感受与贫困有关的记忆与苦难。

她代表的既是港人视角,也是所有衣食无忧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视角。她就像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探险者,带领观众深入其中,探寻国家的扶贫之路,见证中国的“脱贫攻坚”。

纪录片的第一站,是大凉山的阿土列尔村。

阿土列尔村又叫悬崖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的彝族贫困村,位于15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唯一的下山之路是一条近乎90度垂直的藤梯。

对悬崖村的村民来说,每一次出门,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艰巨挑战,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

扶贫书记帕查有格对悬崖村的初印象,只有两个字——贫穷。

这里的风景很美,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幽谧的深谷。受地貌影响,在此居住的人们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贫穷这两个字,早已世世代代地与他们缠绕在一起。

早前,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种植农作物。他们辛辛苦苦地将农作物背到山下卖,却常常卖不出一个好价钱——别人知道你是来自悬崖村的人,吃准你交通不便,不相信你还能把东西背上去,就会疯狂压价。

直到2016年,悬崖村才等来了转机。

这一年,在扶贫书记帕查有格的牵头下,由政府出资、当地壮丁出力,运送了120吨钢管上山,一起排除万难,修建了2556级钢梯。

之后,政府又进一步完善了山上的基建,让村民通水、通电、通网,让这个闭塞多年的小山村,链接上了世界的轨道。

村里的老人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去了解的外面的世界,村里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直播、短视频让外面的人了解悬崖村的现状。悬崖村就此一跃成为网红打开地,而包括拉博在内的几位年轻人,则成了村里的第一批网红。

拉博小时候过得很苦,除了照顾家人,就是干农活。

因为村里没有水,他们需要早上5点起床到邻村取水,打完水再回来继续农作,如果去晚了没有打上水,就只能渴着。

小孩子总是不知道,爸妈去哪块地干活,什么时候回来,“肚子饿了就哭,哭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抹抹眼泪,在家里继续等。”

曾经,拉博对外界一无所知,以为大家过得都差不多。

直到他二十岁出门打了两年工,才恍然大悟,原来差别这么大,城里的楼那么高,路那么宽……

不过,山上的种种改变,对悬崖村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杯水车薪。

要想切断穷根,让村民真正富起来,还是要靠翻天覆地的大工程。

于是,“迁村”就此提上了日程。政府用三四年的时间,在靠近县城的地方,兴建了266万间安置房,帮助近100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

悬崖村的贫困户只需缴纳1万元的自筹金,就可以拿到房屋产权,连带电器、床、沙发、桌椅等配套设施,全部免费添置。

2020年5月,是悬崖村举村搬家的大日子。这是拉博父母5年来,第一次走出大山。

他们家分到了一间100多平米的新房,进门的那一刻,拉博惊呆了,“这么漂亮的房子,真的是给我们的吗?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这种,因为没有看到过。”

为了安顿好搬出来的村民,政府还倡导国内企业投资,建设了占地5000亩,有40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现代农业园。

村民可以在这里种植瓜果蔬菜,只要农作物达标,就会被承包外销。相当于是把之前的田间农活,变成了现代的果蔬大棚。不仅省去了上下山的路程,而且收入也变得可观了。

按照规划,未来“悬崖村”还将整村开发具有彝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村落。

一如帕查有格所说:“搬迁并不是走了就不回来,悬崖村不是一个过去闭塞的小山村了,现在是一个面向世界、向世界拥抱的彝族村庄。”

通过这种新旧之间的转换对比,《无穷之路》带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穷苦生活,也带出了日子越过越好的可喜变化。这种变化,让“脱贫攻坚”不再冰冷、不再流于表面,而是近在咫尺,真实可感。

除此之外,该片还带出了难能可贵的温暖人情。

扶贫书记帕查有格不顾家人反对,到悬崖村走马上任,苦口婆心地向村民传达新政策、普及新思想。

起初,对于迁村这件事,很多老人都非常抵触,觉得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没必要下山。多亏帕查有格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才让他们理解了深山之外的幸福生活。

帕查有格的任期原本只有两年,但现在他已经在悬崖村任职四年半了。

他不愿离任,因为他觉得“悬崖村的事其实还没完”。

正因有帕查有格这种不辞辛苦的带头人、不计回报的付出者在,《无穷之路》才映照出了一个又一个由弱变强的励志故事。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无穷之路》并没有故弄玄虚地讲述一些很高深的内容,它只是带观众走进去,去看贫困区的变化,看它的过去,看它的未来。

在这看似简单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祖国日渐强大的盛景,看到了扶贫工作者的伟大,也看到了越变越好的未来,进而顺其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无穷之路,总有尽时。

本文内容来源于企鹅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