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我愿意叫她导演章子怡

人气:439更新:2021-10-11 13:33:12

《诗》

《我和我的父辈》的第二篇章,亦是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段落。

而“诗”在百科上的释义为:“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说文解字》认为是‘心志’。”

第一次看到这个单字片名时,我满心好奇:

为什么一个关于航天人的故事,会命名为“诗”?这个字眼背后,藏着导演章子怡的哪些心绪?

看完电影后,我懂了。

《诗》中描画的一切,不管是布衣蔬食,人间烟火;还是仰望星空,触摸苍穹。

都是从平实土壤中生出的神奇花朵,是严谨理性与浪漫想象的交融,是刻在历史长河中的惊鸿一抹。

最浪漫,也最真挚。

就像诗一样。

这是章子怡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执导筒

坦白说,她的观察和呈现都令我惊喜。

一方面,是出自女性视角的细腻温柔的刻画;另一方面,有从隐忍克制到喷薄而发的强烈的情感力量。

这让《诗》的完成度相当高,以及更为难得的,触动人心。

镜头由土地向上,跟随男孩的脚步在滚滚黄沙中轻快前行。

穿过挡起来的墙洞,打开破旧的大门来到小广场,经过三五成群正玩耍的孩童……沙尘将天际都染了色,让一切显得质朴而和乐。

直到远方一声巨响,“轰”地结束了这温馨表象,孩子们惊诧的脸庞吊足胃口。

《诗》的第一个镜头,猝不及防地惊艳了我。

不仅调度复杂,而且迅速交代了故事视角,抛出悬念。

紧接着,又用一个全景补充了背景要素:

1969年,大西北戈壁滩。

几年前,一群青年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在“长征一号”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秘密开展工作。从此,与时间赛跑,与死亡共舞。

那声巨响,正是“试车”(机器设备试验运行)失败后的爆炸。

过去的年代、陌生的环境,要如何让观众信服并投入这个氛围,是导演章子怡需要解决的首个问题。

她先做的,是复原——

章子怡带着摄制组来到呼和浩特远郊。

他们将早已坍塌或积灰的研发生产线、“综合楼”、“干打垒”,都复原成旧时模样。

什么是干打垒?

那是第一代航天工作者亲手盖起来的职工宿舍。在荒坡野岭上,自己动手脱土坯或用沙土筑墙,取代砖块建成房子。

一栋栋小小的平房将将能遮风避雨,而当暴风雨来袭时,家家户户都掌握了接漏雨、修葺屋顶的技巧。

没有人抱怨生活。

因为在那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年代,别说住所了,连研发生产基地和火箭发动机试车台都显得无比简陋。

千疮百孔的内墙面,高低不平的台面,经过火焰洗礼后变形的推力墙……灰尘被一点点抹掉,露出岁月锻造的痕迹,和当年几乎别无二致。

第一代航天人高崇武曾去过拍摄现场,看到了熟悉的住所、校舍,他流泪了,“好像穿越了时空”

要足够真实,还要尽可能地还原那个年代的烟火气

在章子怡的琢磨下,《诗》服化道的各种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大人们利落短发、素色衣衫,脸上没有突兀的白皙红润。

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玩的都是就地取材的游戏:跳大绳、滚铁桶、打弹弓……

墙壁上刷着大字标语:“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一声巨响,大喇叭颤几颤,抖下的全是沙。

父亲在夜色中安抚儿子,坐上了大院里古朴的跷跷板。

母亲则在工作之余,还要兼顾针线活和一日三餐。

土豆、白菜、窝窝头,顿顿不变,什么时候能吃上肉丝就相当于过节。

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细节,都能触发时空阀门,让人从2021的繁华盛景回到1969年的寂寥戈壁。

尤其那漫天飞扬的黄沙,伴着狂风呼啸,总让人举步维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可再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岁月,曾亲自见证东方红一号发射的院士戚发轫却满怀深情。在他看来,环境苦、条件也苦,但那依旧是“一种艰苦而幸福的生活”

是啊,在那个一穷二白却激情燃烧的年代,最珍贵的是仰望星空的梦想和脚踏实地的探索——那是第一代航天工作者最真实的精神面貌

怎么还原?

一是景:

章子怡的镜头里,苍茫戈壁、落日孤烟也被蒙上一层泛黄滤镜,平添荡气回肠又温柔静雅的美感。

许多画面都美得我深吸一口气,心生神往。

氛围塑造好了,要让这份诗意落地,更重要的还原在于——

人和情。

越是宏大的命题,越要从细小的切口入手,才能令大众共情。

章子怡深谙这个道理。

她将镜头聚焦一家四口——

父亲施儒宏(黄轩 饰)和母亲郁凯迎(章子怡 饰)在戈壁滩撑起一个家。

父亲是火箭发动机设计师,母亲是火药雕刻师,都是需要高度保密且高度危险的职业。

于是,面对孩子天真的疑问,父亲撒了一个“谎”:

“我是个诗人,我的工作是在天上写诗。”

乍听以为是搪塞孩子的话语,仔细一想,却再恰当不过。

从两千年前屈原仰望寰宇吟出《天问》,到万户手举风筝坐上自制“火箭”冲向天空;从第一代航天工作者披星戴月逐梦九天,到“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

那种刻在骨血里的对丈量星辰的向往,对探索宇宙的执着,不就像在天上写诗?

那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故事有悲壮的底色,但章子怡并没有从头至尾浸渍苦涩、刻意煽情。相反,她以温柔而细腻的女性视角,为整篇《诗》注入诗意。

比如,父母与孩子的相处点滴。

父亲温柔开朗,总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在承担用生命写“诗”的重任的同时,还保有赤诚和天真。

母亲是那么坚韧聪慧,她可以假装看不见父子之间的小秘密,也可以在孩子质问时,将自己与丈夫的工作比作孔明灯,生动解释由“火”助推“灯”升空的原理。

又比如,父母爱情的朴素与浪漫。

作为战友,作为爱侣,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和关爱,常常化作清晨上班时讨论要不要给孩子买肉的琐碎生活细节,和一句“晚上见”的牵挂。

丈夫在漫天黄沙下送上“诗”,充满了孩童般的俏皮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妻子打开后发自内心被他逗笑,凝望他骑车离去的身影。

那一瞬间,我被这平凡而鲜活的情愫深深戳中。

在很多看似平平无奇的细节背后,隐藏着夫妻俩为同一个理想奋斗甚至献身的伟大情怀。

父亲将自己日日为伴的职业风险,用“在天上写诗”轻描淡写地带过。

而母亲在失去挚爱后的痛苦,用一个复杂的笑容来表现,反而更万箭穿心。

最绝的一个细节是,父母曾商量给孩子做顿肉吃。在收到丈夫的死讯后,母亲强忍悲痛回到家中哺育儿女——她带回了肉。

当孩子问肉是哪儿来的,她下意识地回答:“你爸同事给的。”

当孩子继续追问,父母昨晚一夜去哪儿了,她恍了个神:“去给你们买肉了。”

前后不过十几秒,却矛盾分明。

是剧本的疏漏?

当然不是。

是一个女人失去丈夫后的失魂落魄、心事重重,也是一个母亲为了安抚孩子强打精神的慌不择言。

两句话,一个苦笑和收回的眼神,嚼东西时的机械与游离……立刻将那份重达千钧的承担传达出来了。

这是我觉得《诗》最为珍贵的一个层面——

章子怡用少见的女性视角,去呈现这些从事伟大职业的人有血有肉的一面。

对于母亲的角色,她刻画得尤为饱满:

既要撑起一个家,继续用“诗”抚慰两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又拥有独立的职业身份,同样面临随时牺牲的危险,肩负为航天事业奉献的使命。

片中面对孩子稚嫩却执着的追问,她有一句台词,生动地呼应了主题:

“你已经快十岁了,今天要像大人一样和我说说话。”

什么是“父辈”?

不在于年代或性别,而是身处任何环境、面对任何情况,都坚持保护希望的火苗不被熄灭,传递生生不息的力量。

即使身处戈壁,也从未忘记仰望星空。

《诗》的题材一早就被定在航天方向。

但为了写好一个真实的、能够折射航天精神本质的故事,章子怡花了8个月时间,对几代航天人做了大量采访,底稿也写了厚厚一沓。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大国工匠》的纪录片,“火药雕刻师”徐立平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她。

什么是火药雕刻?

为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火药雕刻师必须根据设计需求,靠纯手工去严密地雕刻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将其变作最标准形状。

这个职业听起来浪漫,却是实打实地“与死亡共舞”。

刀片与金属外层但凡有一丁点擦碰、出一点火星,人就可能当场在千度高温中化为灰烬。

极为关键,也极端危险。

这样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也总会有人去做。

这就是航天人,这就是航天精神。

从第一代航天人在风沙弥漫的戈壁,啃着窝窝头克服技术上的难题,经历无数次失败,挥别无数次离去,将“东方红”发射向天空。

到后来“神舟”一次次发射成功,“玉兔”顺利驶抵月球表面,“祝融”完成火星探测开始“休假”……

在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被黄沙吹皱的面孔,是一次又一次激情梦想的燃烧,也是一首又一首用智慧和生命书写的诗歌在天空唱响。

有多少人曾不为人知地战斗过、燃烧过、热爱过?

我们不得而知。

就像章子怡的感叹:“我只是短暂经过,而他们奉献了一辈子”

但,我庆幸《诗》能用最生动的语言和最细腻的笔触,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燃烧。

电影里有两个意象:诗是写意,孔明灯是写实,两者结合不仅解释了火箭的原理,更诗意表达了甘于点燃生命奔赴星河的航天精神。

难得的是,影像里还能窥见章子怡对生命、对中国式生死观的思考。

孩子一开始无法理解的不止父母的职业,还有死亡。

直到妈妈在重压之下,坦诚告诉他“爸爸妈妈都不一定有时间陪你们长大”。

又用儿子的一句话——“我爸爸和我以前的爸爸都死了”——带出另一个故事,也带出了航天人的前赴后继、无怨无悔。

无需大悲大喜的煽情,也没有声嘶力竭的口号,《诗》就这样将生命的意义告知给孩子。

它有牺牲:

这是中国人刻在骨血里的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可以付出一切,不求回报。

就像燃料燃烧自我,像水滴奔赴海洋。

它亦有传承:

小时候,哥哥为妹妹扎起辫子;长大后,哥哥为即将登上航天器的妹妹染黑白发。

妹妹将又一首“诗”带上太空,与父母奉献一生的东方红一号并肩。

亲情的守护和个体的成长,小家的爱和大国情怀,两代人奉献和力量的遥相辉映,在《诗》的结尾挥洒得淋漓尽致。

那首章子怡亲自吟诵的诗,我太喜欢了:

燃料是点燃自己 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自由 抛弃自己的东西

生命是 用来燃烧的东西

死亡是 验证生命的东西

宇宙 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

渺小的尘埃 是宇宙的开始

平凡的渺小 是伟大的开始

而你 我的孩子

是让平凡的我 想创造 新世界的开始

画面中,时空交叠,孩子放飞孔明灯,1970年的航天英雄按下发射按钮,如今的神舟飞船冲向天空。

这是整部《父辈》最厚重也最动人的一幕。

我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人前往星辰大海的征途。

死亡不再令人恐惧,生命的终点不是虚无,而是希望。父辈留下的火种,将持续点燃我们的前路。

很多人也许没注意到,《我和我的父辈》的英文名——My Country, My Parents.

在我心中,章子怡和所有幕前幕后创作者写下的这首《诗》,是对这个命题最好的阐释。它迸发出的强烈的情感力量,在我心里久久激荡。

我们的父辈把青春献给祖国,一生无悔;我们则从他们的故事中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并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无论是苍茫大地还是璀璨星河,都将被我们写下一首首诗。

那是对父辈最好的回望。

本文内容来源于企鹅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