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计划:皮皮虾,重拳出击——用太阳的温度粉碎敌人

人气:850更新:2021-09-25 23:13:30

生物学家林赛·多尔蒂主要研究的是一种“迪斯科蛤”,因为,这可是一种很酷的蛤蜊。这种蛤蜊的套膜会闪光,光线花哨,频率极快,就像鮟鱇头部前端的诱饵一般。但事实上,“迪斯科蛤”的套膜结构特殊,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很强,能够将强光反射进观者的眼睛。多尔蒂猜想这种“灯光秀”是用来吓退捕食者的。于是,她找来了一只面目狰狞、脾气火暴的动物。

她找来了一只虾,确切的说,是一只皮皮虾。

虽然看起来像虾,但皮皮虾不是虾,而是属于甲壳动物分类下的另一个目——口足目,一般我们常见的虾是十足目的。皮皮虾脾气火暴,而且攻击力极强,绝对不好惹,被科学家称为“拇指收割机”。

多尔蒂的录像显示,皮皮虾先是慢慢接近蛤蜊,抓住它,想要撬开蛤蜊的壳。但突然,皮皮虾退缩了。过了一会儿,皮皮虾再次接近,又退缩,然后又接近,又退缩,最后不知什么原因,皮皮虾停下了动作,可随即又打起了精神,把蛤蜊背到了背上。这只皮皮虾可能太失望了,完全不想接受现实——它居然遇上了一个它杀不死的东西。

其实,很可能是由于“迪斯科蛤”浮动的触手里含有硫,这些硫产生了某种影响,导致了这个结果。一般来说,如果皮皮虾遇上了身形相差不悬殊的对手,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皮皮虾把对手肢解了。

皮皮虾分为两类——穿刺型和锤击型。

这两类皮皮虾可以靠其面部下方的“攻击武器”来区分。皮皮虾有个俗名叫“螳螂虾”,这个俗名正是来自第一类虾蛄。“穿刺型”皮皮虾有两只尖刺状的螯,看起来和螳螂的前肢很像,只不过颠倒过来了(这种虾蛄从底部向上攻击,捕获猎物,抓住猎物的方式就像你用前臂抱起一捆柴火)。

“穿刺型”皮皮虾一般习惯在沙子里挖洞生活,对经过的小鱼进行“闪电快攻”,速度之快肉眼几不可见。得手后,它们就会退回巢穴,身后只留下一片银色的“鱼鳞之雾”。

“穿刺型”虾蛄的动作太迅速,以至于研究虾蛄的世界级专家希拉·派达都没办法把它们的出击场景录下来,因为她供职的大学没有足够高级的相机,她的相机每秒拍摄的帧数不够。最终,还是一个BBC摄制团队的到来为她解了围——派达说服摄制团队借给了她一台足够拍摄虾蛄出击场景的全新摄像机,而她则以为他们提供故事脚本作为回报。

看似更加不可能的还要数“锤击型”皮皮虾。

“锤击型”皮皮虾的出击,从原理上讲非常简单——在虾蛄螯的顶端,有一个膜结构的凹陷,这个凹陷弯曲呈鞍状,作用相当于一个弹簧。当皮皮虾收缩螯部的大块肌肉时,其螯部前端的“锤子”也会随之收起,“弹簧”被压缩,此时,螯内部的一个类似门闩的结构将就位。这个“门闩”顶住了螯部肌肉收缩时积攒的巨大能量。一旦“门闩”打开,“弹簧”就会弹开,推动“锤子”以每小时50英里(约80.5千米)的速度前进。

在水中,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遭遇这种攻击的结果也往往是毁灭性的——蛤蜊外壳会被击碎,更脆弱的动物,比如螃蟹,通常就直接“粉身碎骨”了。而且,“锤击型”虾蛄常常会首先攻击螃蟹的大螯,不给猎物徒劳的自卫留下任何机会。

研究中,派达意识到,皮皮虾的攻击可能已经超越了人类技术。当她准备测量“锤击型”皮皮虾的攻击能带有多大的力时,竟然发现买来的测量工具刻度不够。她的仪器最高只能测定到100磅,而皮皮虾的“锤子”可施加的力要超过200磅(约889.6牛顿)。

等派达终于换上合适的工具,得到数据后,却又发现了一件怪事:在初始的峰值出现仅约1秒后,数据中又出现了第二波峰值——这是由空穴现象形成的气泡导致的。和鼓虾一样,“锤击型”皮皮虾的出击快速到使水流产生了这些具有高度破坏性的气泡。气泡在猎物身上扩散、爆开,除了形成冲击波,更将周围的水温瞬间升高至太阳表面的温度——将近10000华氏度(约5537.8摄氏度),还形成了一瞬的闪光。皮皮虾的攻击可谓“一次发力,两次效果”,既有第一次的强力打击,又有紧随其后的气穴气泡打击。

为什么如此强有力的锤击,没有对武器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呢?

这个问题很好。派达甚至见过已经磨损到肌肉的“锤子”。不过,作为节肢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皮皮虾也可以脱掉“盔甲”,再长出新的,并换上亮闪闪的新“锤子”。当然,等待新生的外骨骼变硬的这段时间很危险,但皮皮虾还可以吓唬入侵者。如果这段无法出击的时间真的遇上了威胁,它们就会挥起“锤子”,希望捕食者能“闻风丧胆”。

节肢动物身上的外骨骼可以说是“神通广大”的工具,让它们可以水里游、在天上飞,也可以在地上跑。外骨骼让皮皮虾有肉吃,还能在“胳膊”磨损之后换上新的,为它们抵御捕食者和自然环境提供了武器。在之后的章节中,我们还能看到外骨骼帮助甲壳虫以及其他一些动物征服地球的故事。外骨骼形成的贝壳能带上各种颜色,帮助动物们吸引异性进行交配,或者向饥肠辘辘的捕食者宣告自己有毒。外骨骼还能变成各种各样古怪的身体结构,而我们哺乳动物,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血肉之躯。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