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总导演郑晓龙,发掘人物“高光时刻”

人气:65更新:2021-10-19 06:18:01

“老百姓爱看”正是促成郑晓龙担任《功勋》总导演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斯特

|编辑:咖喱

|编审:苏苏

最近,习惯了在视频网站追剧时自动勾选“自动跳过片头片尾”的观众们,却纷纷在电视剧《功勋》的片头留下弹幕“这片头我就看哭了”“被片头整破防了” “看到袁隆平爷爷走近的时候瞬间泪目”……

片头里,首先是一枚“共和国勋章”的近景特写,随后8位扮演功勋人物的演员一一向观众徐徐走来,逐渐过渡成为真实的功勋人物。总导演郑晓龙说,这个仅有1分30秒的片头是整部剧创意实现最难的部分,也可以视作对中国电视剧制作能力的一次技术摸高。

“我们拍一遍演员走过来的样子,拍完以后给他们做面部扫描,但最大问题是这八位功勋中,当时于敏老先生已经去世了,让其他七位功勋人物走一遍的可能性也是没有的,他们年纪都大了,甚至有的人去授勋的时候都是坐轮椅,最后我们从新华社拿到了他们获奖的高清照片重新建模,把每一张照片从眉毛、眼睛开始,通过建模完全变成一个人。”

回想建模的过程,郑晓龙已经数不清楚看了多少遍,从去年12月份开始制作特效,一直到开播前的十几天还在调整,包括头发怎么变、衣服怎么变成军装,都是一点点抠出来的,过程非常琐碎、麻烦。

正是有了这个庄重且独特的片头,让《功勋》从一开始就拉近了剧集与真实人物的关系。

现实主义是《功勋》的总基调

目前正在播出的第七单元《屠呦呦的礼物》,是郑晓龙作为总导演之外,又单独执导的单元。“屠呦呦这个人物真的跟我以前拍过的任何一个女性角色都不一样。她是非常有个性的——她的个性不是表现在大起大落,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跟人们的交往中,她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屠呦呦的礼物》剧照。

如何塑造出一个既普通又鲜明生动的,有别于其他影视作品、有别于其他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屠呦呦的形象,是郑晓龙在创作这个单元伊始首先思考的问题。

经过大量的采访,他们找到了屠呦呦的人物特质——心无旁骛的专注,以及忽略旁人议论和目光的执拗。屠呦呦在自己的理想王国里钻牛角尖,所以她的话语和行动都与众不同。

郑晓龙通过表现她的执着个性,形成了属于她的戏剧性故事:屠呦呦跟人说话不看对方脸色,有一说一,因为科学家相信科学,相信实验、数据;她的生活很简单、朴实,不在意吃穿;她对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非常忠诚,对病人充满了悲悯的情感。

“我们不追求把每个功勋人物写成长篇传记,而是截取他们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郑晓龙说,《功勋》的每一个单元都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

为屠呦呦这个功勋人物选角时,郑晓龙和这一单元的编剧王小平一致挑中了周迅。“小周身上有屠呦呦的一些东西,比如她们都不善于搞人际关系,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郑晓龙透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当时对演员的选择有四个要求:一是德艺双馨,二要形神兼备,三要演技高超,四要功勋本人同意。

屠呦呦一直专注搞科研,不怎么看现在的影视剧,并不认识演员,问“周迅是谁”,她的女儿在一旁夸赞“周迅好啊,演戏棒”,又“科普”了周迅的影视作品,于是人选得到了屠呦呦的认可。

·现实中的屠呦呦与《功勋》中周迅饰演的屠呦呦。

剧中,周迅剪了上世纪80年代的短发,戴着宽眼镜,穿着棕色褂子,土灰色裤子。除了在外形上尽量向本人靠拢,周迅也找到了自己和屠呦呦的相似之处,与角色产生共鸣:“我和屠老师性格是有相像的地方,她钻研医学,我钻研表演,所以这么一转换,我就摸到了一些门路。”郑晓龙说,周迅后来连走路拿包的样子,都越来越像屠呦呦。

现实主义是这部剧的总体基调,作为总导演,郑晓龙的第一条要求就是真实,用画面和故事准确还原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

《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组历时一个月,从零到一复制出历史上的346.6高地,近两万个弹壳、372个枪支道具、数不尽的大小弹坑……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中王雷饰演的李延年。

《默默无闻张富清》剧组为了不打扰老人正常生活,一比一复制了张富清真实的家进行拍摄,导演康洪雷的说法是“连一个针头线脑都保留”,张富清本人在探班时都惊叹,这里和自己的家一模一样;

·《默默无闻张富清》剧照。

《申纪兰的提案》剧组对拍摄地山西省平顺县双射泉村进行全面“年代还原”改造,新砖房改为黄泥墙、大红瓦换黑瓦、水泥路铺黄土、重建老房屋……

·《申纪兰的提案》剧照。

就连每个单元的片名,都是有“来头”的。《袁隆平的梦》来自于袁老做过的一个梦——禾下乘凉梦,这实际上是袁隆平想要把水稻增产,希望水稻都种成像树那么高的梦想;《屠呦呦的礼物》则是取自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所说的“青蒿素是中国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拍“老百姓爱看”的电视剧

如今提起导演郑晓龙,大多年轻观众首先想起的是《甄嬛传》,而早在这部火遍亚洲的爆款剧集之前,他执导或参与策划制作的、产生过轰动效应的影视剧就已不胜枚举。甚至有媒体将他比喻为“中国电视剧的巴顿将军”、中国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人”。

郑晓龙早年当过兵,1982年转业来到刚刚成立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的影视剧制作单位。从最初的编剧到中心主任,他在海淀区皂君庙那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里工作了30余年,见证了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历程,也成为电视剧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就是在这里,郑晓龙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渴望》、第一部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冯小刚、赵宝刚等后来活跃在影视行业一线的导演也都是从这里“出发”,一起见证了中国电视剧的黄金时代。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出国潮”兴起,郑晓龙于1992年筹划并执导《北京人在纽约》时,国内还没有电视剧组全体出动全程到国外拍摄的先例。

剧组还面临着经费紧张的问题,与现今拍电视剧动辄几千万、几亿的投资相比,郑晓龙当年带去美国拍摄的费用只有120万美元。到了美国后,剧组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开支。美工部门的几个人住在纽约牡蛎湾小镇的北国饭店,饭店对面是一个专放大件废品的垃圾站。垃圾堆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些能用的东西。于是冰箱、洗衣机、柜子全被捡回来当了道具,他们甚至还捡到了一个可以播放的40英寸大彩电。

《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再创收视率纪录,囊括了“飞天奖” “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影视剧大奖。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进入新世纪,郑晓龙的名字又作为导演、总策划或是出品人出现在一部部优秀国产剧的片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金婚》《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急诊科医生》都是口碑与质量“双高”的佳作。“老百姓爱看”也正是促成郑晓龙担任《功勋》总导演的原因之一。

其实,《功勋》的筹备工作在2019年9月29日“共和国勋章”颁发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同志找到郑晓龙,希望他能接下这个任务,郑晓龙心里打鼓,就没当场答应。

“我了解到,总局领导找我做导演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我拍的片子老百姓比较爱看,收视率高。于是,我就想着,那这回我就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结合一下。”郑晓龙把一摞功勋人物的材料抱回了家,一头扎进去,“越看越入迷,真真切切被这些人的故事感动了” 。他边看边思考如何将他们的人生际遇和人生境界表达出来,用了20多天,才觉得自己“可以做这件事”。

主旋律影视剧频频“出圈”

2021年是主旋律影视剧频频“出圈”的一年,也是接地气、塑“真人”的主旋律影视剧新范式日益成熟的一年。从《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到强势领跑国庆档电影市场的《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从小荧屏到大银幕,一部部制作精良、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视剧出现,开播即迎来口碑与热度的持续暴涨。

·电影《长津湖》9与30日上映后,票房接连破纪录。

近二十年,随着创作模式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在过度追求收视率和流量的商业环境中,大部分主旋律影视作品渐渐陷入“照本宣科”的窠臼,佳作缺乏,影响力有限,一度被视作不好看、没市场的同义词。但今年这些相继出圈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再一次证明:题材不是藩篱,主旋律与严肃历史类并非只能做成高岭之花。正如《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所说:“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

这些成功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共通之处,在于去“概念化”和“脸谱化”,聚焦宏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大故事、大人物的小故事,将人物变得立体鲜活、真实可感、可望可及。

在《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在北京筹到了《新青年》杂志的投资后,高兴得像个孩子,跑到雪地中打滚;在《山海情》中,麦苗与同乡远赴福建打工,在联谊会上,惦记着家中孩子的秋红,把一个个气球放瘪后塞进口袋;在《功勋》中,李延年不仅是骁勇善战、有胆有识的战斗英雄,还是一名信仰坚定、胸襟开阔同时知人善用的政治工作者……

·《觉醒年代》中,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

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消弭了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更贴近观众真实感受的新时代表达,穿过时空与地理壁垒,实现了共情。

郑晓龙正是将这种主旋律主题的共情点发挥到了极致,才有了如今在豆瓣收获9.1分的《功勋》。通过细致描摹英雄人物的平凡之处、普通人的崇高人格,集中笔墨写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他让观众读懂了功勋人物的卓越所在,读懂了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和时代价值。

本文内容来源于企鹅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9-2020